客服热线:400-6558-138 易记网址:www.76438.com

配资利率   |     帮助中心   |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双线”调查风波未完,坐拥逾20家上市公司的富士康资本帝国有多大?

“双线”调查风波未完,坐拥逾20家上市公司的富士康资本帝国有多大?

2023/11/3 13:52:00

界面新闻记者 | 庞宇

富士康集团被“双线“调查一事引发的舆论风暴还在继续。

11月2日晚,“富士康科技集团”微博账号发布声明称,近日网传“富士康被彻查,需补税1800亿,约2万足球场的土地将被收回国有”等内容的消息,均为谣言。富士康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目前,集团生产经营正常有序。

自10月22日环球时报发布关于“富士康集团在大陆多地重点企业遭税务稽查及用地调查”消息后,业界对此高度关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涉事企业被调查的原因及调查结果的猜测声不断。

界面新闻此前从工业富联(601138.SH)证券部证实了其“正在配合监管部门调查”这一情况,不过,并不明确涉及的主体。

该事件之所以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也是因为富士康集团体量之庞大。自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以来,经过数十年扩张,富士康集团目前在中国大陆已坐拥40余个园区,足迹深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各地区。

早在2018年工业富联在A股亮相时,富士康集团(以郭台铭创办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或鸿海系)打造的制造帝国在资本市场就已星罗密布。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鸿海,股票代码:2317.TW)近十年来通过对旗下数百家公司不断分拆合并以及对外投资,已有至少22家子公司登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等地资本市场。目前,仅鸿海本身市值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超8500亿元人民币(文中数据均按最新汇率换算为人民币)。

鸿海系的资本扩张之路:旗下20余家上市子公司

1974年,郭台铭在中国台湾创建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最初只是加工生产塑料成品,后于1982年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入计算机产业,1991年在中国台湾上市。

鸿海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其与苹果的合作。2001年,受益于苹果iPod的成功,鸿海营业额超越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成为中国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手握巨量订单的鸿海营收突破3000亿元,达到3800亿元。此后数年,鸿海业绩随着苹果产品的火爆而水涨船高。

随着代工体量不断扩大,2005年,已跃升为“全球第一大3C代工厂”的鸿海,成功跻身《财富》世界500强行列,此后其在该榜单的排名逐年刷新,并在近八年稳居前30强,2023年位居第27位。

与此同时,通过在全球各地建立产业园、成立子公司,鸿海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其总资产约1000亿元, 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别突破3000亿元、5000亿元、7000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鸿海总资产超过8500亿元。

如今,富士康不仅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各地拥有数百余家子公司,更是早已将触角延伸至全球多地资本市场。

目前,身为母公司的鸿海自身总市值约超3000亿元。

旗下22家上市子公司中,2家A股公司工业富联(601138.SH)和鹏鼎控股(002938.SZ)均于2018年上市,最新市值已分别超过2900亿元、480亿元。

早在亮相A股前,鸿海先瞄准了香港资本市场,港股4家上市子公司FIT HON TENG(6088.HK)、富智康集团(2038.HK)、云智汇科技(1037.HK)及讯智海(8051.HK)当下市值合计约100亿元。

旗下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大都在2015年前完成挂牌,包括群创光电(3481.TW)、臻鼎-KY(4958.TW)、鸿准(2354.TW)在内合计数量多达16家,合计市值约1000亿元。

此外,2016年收购来的日本电子巨头夏普(6753.T)最新市值超300亿元。

综合下来,目前鸿海系总市值近9000亿元。

而身为“全球代工之王” 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早已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常客”。2022年,72岁的他身家已经攀升至69亿美元,位列世界第6位。

近期,或受被“双线“调查一事影响,自10月23日以来,鸿海股价持续下行,近1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约7.6%;旗下两家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鹏鼎控股股价10月23日经历股价大幅波动后,近日逐渐回调。

消费电子业务增长见顶,业绩难以向上突破

鸿海的扩张速度令人惊叹,但近年来,在这个庞大的制造帝国背后,更多人看见的是其身处苹果产业链面临的波动与挑战。

目前,鸿海有四大传统产品线,分别为消费智能、云端网络、电脑终端、元件及其他。其中,消费智能产品依然占据集团营收的“半壁江山” ,占比最大达54%,其次是云端网路产品占比超20%。

据鸿海官网介绍,其于电子代工服务领域(EMS)排名全球第一,市占率超过四成。

由于高度依赖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近年来,随着手机等消费电子行业增速见顶,鸿海业绩也难以向上突破。

业绩下滑苗头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鸿海营收出现数十年来首次下滑,降至1万亿元以下;此后的两年,其营收分别突破1.1万亿元、1.2万亿元,净利润却分别下降7%;2019年、2020年,鸿海营收“原地踏步”,净利润同比跌幅扩大至10%以上。

直至2021年,鸿海营收才艰难突破1.3万亿元,净利润大增37%至315亿元,也仅相当于2017年水平。

2022年,鸿海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实现营收约1.50亿元,较上年度增长约11%;净利润约320亿元,同比微增不到2%。2023年上半年,更是出现营收、净利双降,降幅分别为5%和27%。

鸿海所面临的业绩压力,从其核心上市子公司财务数据中也可略知一二。

分板块来看,消费电子代工业务是鸿海系营收“支柱”。在主打的3C制造领域,除鸿海本身为苹果手机代工外,旗下还有2家重要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和富智康集团。

  • 富智康2005年在中国台湾上市,主要负责非苹果手机组装业务。该公司2022年由盈转亏,营收约677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则亏损超5亿元。
  • 2018年6月亮相A股的工业富联,主要负责通讯网络设备及手机精密结构件等业务。2022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突破5100亿元;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微增0.3%。

工业富联在上市之前就被定位于 “工业互联网”行业,被视为鸿海业务的新增长点,但截至目前,其超99%营收都来自3C产品。综合过往数年财报来看,受智能手机市场低迷影响,富智康、工业富联均出现收入滞涨甚至下滑的情况,净利润方面,富智康近年出现多次亏损,工业富联则明显增长放缓。

电脑与外围设备方面,鸿海旗下子公司鸿准主要从事连接器、电脑机壳、电源供应器等制造业务。

  • 鸿准早于1996年在中国台湾上市,近两年,其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2022年净利润降至10亿元以下。

在电子元件行业,鸿海旗下2家核心子公司市值已超百亿元,A股PCB龙头鹏鼎控股及其母公司臻鼎-KY。

  • 鹏鼎控股2018年9月挂牌深交所,主要生产通讯用板、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等各类PCB(印刷电路板)产品。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约9%;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51%。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4%至8亿元。
  • 臻鼎-KY2于011年上市,主要提供各类印刷电路板产品,2022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47%,2023年上半年则亏损约9600万元。

在传统业务增长疲软背景下,鸿海近年来在显示面板、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速布局,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鸿海于2016年收购了被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彼时夏普处于行业低迷期,因液晶面板业务多次陷入亏损。

  • 然而,2022年财年,夏普又遇行业周期低谷,实现营收约1303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33.5亿元。这也是其被鸿海收购后的首次巨亏。

鸿海旗下群创光电是一家老牌面板生产商,时值面板业景气下行,群创光电2022年将“半导体封装及测试代工业务产品”纳入营业项目。

  • 2022年,群创光电营收519亿元,同比下滑35%;归母净利润则亏损约64亿元,2023年上半年继续亏损约31.87亿元,同比亏损扩大约4倍。

此外,在半导体领域,鸿海旗下上市公司还有京鼎(3413.TW)、讯芯-KY(6451.TW)、荣创(3437.TW)。近年来,仅京鼎业绩维持正增长,讯芯业绩下滑,荣创则仍陷亏损泥潭。

  • 2022年,京鼎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约56%;讯芯净利润4654万元,同比下滑49%;荣创净利润则亏损3195万元。

在电子代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富士康能否凭借新业务重回昔日辉煌,市场将拭目以待。

 数据来源:Wind 制图:界面新闻证券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制图:界面新闻证券组





下一篇:   李宁,慢即是退

服务热线

400-6558-138

工作时间:08:00 - 20: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时间:09:00 - 18:00

新宝QQ客服

微信公众号
知道创宇云安全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