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未必香浓,意犹肯定未尽!
9月4日,当542万杯酱香拿铁迅速售罄——这相当于全体挪威人人均一杯的销量,外加全天1亿销售额的数据开始刷屏,几乎所有人都在计算每杯咖啡中究竟有几滴茅台的同时,讨论后续的各种可能性成为另外一种时髦。不过,持续一周的美酒加咖啡的风暴,最终还是亮出别样的底色。
——嗯,绝没有想象中的光鲜。
资本依然是最聪明的,也是最理性的,茅台最新的股价走势再次验证了这点。在如此明显的外部利好下,相比于瑞幸那厢的热火朝天,茅台在A股市场的表现却更像个“笑话”。9月4日,贵州茅台股价以1866元/股收盘,冲高回落最后全天只是微涨0.81%。而当天上证指数报3177.06点,涨幅1.40%。也就是说,装了一肚子咖啡因的“茅爷”还跑输了大盘。
贵州茅台9月4日—8日股价表现
事有反常必妖,此后几日更是如此。因断货向贵州茅台紧急采购的瑞幸继续在美股粉单市场亢奋疾进,截止9月8日以34.34美元收盘,本周上涨7.38%,周内最高市值增长到106.8亿美元,虽然周五下跌回吐不少,但本周仍录得增长6.77亿美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相比一年前低点劲升1倍,而较从主板退市时则上扬33倍有余。
瑞幸咖啡最近一年的股价表现
再反观茅台本周表现——下跌近2%,从周一最高价1879.9元到周五收盘价1818.4元,相当于市值蒸发近779亿。
779亿,以单杯19元计,足可以购买41亿杯酱香拿铁,相当于请14亿国人每人免费品尝近3杯(2.9)。
茅台品牌或被过度消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内行人或者整个酒圈来说,已开始担忧背后潜在的不小隐患。首先就是品牌力是否透支的问题。高端产品突然走亲民路线,老忠粉咋想?同时请注意,紧跟在“酱香拿铁”后面,还有茅台巧克力、茅台辣椒酱、茅台火锅、茅台含酒饮品、茅台棒支、茅台软冰等正陆续有来。
既然些许水一堆粮,就能变成利润率高达51%的奢侈品乃至另类金融等价物,那么世间万物似乎也皆可“茅”化。
自2022年正式启动年轻化战略,在“白酒+”多元化路上,贵州茅台正越走越远。在茅台集团2023年度市场工作会上,其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直言不讳:“当下年轻人就是未来的消费主力,茅台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够满足未来消费主力人群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年5月,茅台即与蒙牛联合推出“茅台冰淇淋”,14个月后的今年7月,又与中街集团联合推出5款茅台冰淇淋新品“小巧支”。
而这一次联手瑞幸咖啡,丁雄军甚至亲自站台,还在签约现场发表了题为“品味酱香·致敬经典”的致辞。
如此频繁的动作外加坚决的下沉态度,茅台看来很认真。年轻人群体在茅台未来的战略权重中,其占比远超外界预期。而Z世代这回也是真开心,积极捧场回应。不过茅台越下沉火爆,却越让真正的专业投资者担心,生怕长此如此以往可能会拉低茅台的高端形象,或得不偿失。毕竟,在茅台目前1200亿年营收面前,一杯咖啡的贡献还是微乎其微。
而酒圈人士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要知道在1998年当五粮液才是白酒一哥时,时任董事长王国春做了一个在今天看来都很“时髦”的决策:做贴牌和代工,简单来说就是快速启动加盟,打着五粮液的旗号卖酒。这样做一来赚钱容易,而且放量快。贴牌最泛滥的时候,五粮液旗下拥有几千个子品牌。当然,也跑出了金六福,五粮春,浏阳河,等少数优秀贴牌代表。
不过反噬也很快到来。开怀没多久,五粮液就和一众抱大腿的酒企饱尝苦果。因为贴牌的泛滥,人们买到大量不符预期的产品,自然把情绪发泄到主品牌企业上。而当时的茅台却主要走大单品路线,相对更加克制。事实证明,随着飞天的品牌价值逐渐抬高,占领了高端市场心智,最终超越五粮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二十年龙头。
所以后来各大酒企纷纷效仿茅台大单品策略,砍掉贴牌,“专一本分”也成了名酒最明智战略。但25年后剧情的主角和配角再次颠倒,茅台开始积极走多元化路线,各个价位的产品线迅速铺开,有王茅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生肖酒等等,子品牌系列开枝散叶,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以上不等。要的,就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而亲民路线甚至拓展到了咖啡、冰激凌,后面还有巧克力、辣椒酱正在候场。五粮液反倒内敛起来。可以看到,9月4日五粮液大涨超5%,远超茅台和白酒板块涨幅,并且当天尾部各上市酒企的涨幅更大。金徽酒也在当日以涨停收盘,颇有点一鲸落万物生的味道。要知道在一超多强长期趋势下,中小白酒企业的压力正与日俱增,前景并不明朗。
9月4日五粮液k线
库存、倒挂和“内卷”成为压住白酒的三座大山
在白酒消费疲软外加产量下滑的当下,事实上内卷正越发严重。2016年白酒产量达到历史峰值的1358.4万千升,在2017-2022年分别为1198.1万千升、871.2万千升、785.9万千升、740.7万千升、715.6万千升和671.2万千升——6年腰斩。2023年1-7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236.7万千升,同比再次下降13.3%。
产量下滑的速度明显超预期!更现实的问题是,无论企业还是商家现在都已承认:倒挂很普遍、库存压力大、恢复低预期。6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称,2023年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的新一轮调整周期已经到来,2023年总体上是“短期不乐观,长期不悲观”,产业将呈现理性增长的趋势。
话说的比较婉转,但现实其实更为残酷。目前,除了茅台,基本上所有本土名酒都处于价格倒挂状态,比如500ml52度五粮液普五第八代的建议零售价为1499元/瓶,京东最新标价为1059元/瓶。
吊诡之处在于,A股20家白酒上市企业的半年报中,15家竟显示“正增长”。其中,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今世缘、迎驾贡酒、舍得酒业、金徽酒6家酒企更在上半年创下业绩新高,且二季度的增长还在提速。
奥妙在哪?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内白酒行业总产量持续下跌,渠道库存压力大,市场真实表现绝不像财务报表那般美丽。
其实仔细看财报也会发现蛛丝马迹。以今年上半年合同负债变化比较大的是洋河股份为例:6月底洋河股份的合同负债同比减少了25.85亿,较去年年底减少了84亿。也就是说,曾经作为酒企最重要资金周转、头寸挪移的对象,因压货或其它原因已无力像过往那样为财报增色了。
白酒行业这种下游冷、上游热的大背离趋势,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风险信号。如果下游的渠道商和终端零售商的销售开始回暖还好,尚能勉励维系上市公司和白酒龙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反之,就不乐观了,最坏的情况——全行业暴雷。
这也是为啥茅台急于破圈,想拉年轻人入伙的原因。对于夕阳下的白酒行业来说,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要想在目前这个体量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增长,恐怕又不是靠年轻人每天喝几杯酱酒咖啡,或者吃酱香冰激凌,又或者酱心巧克力就能轻易推动。虽然短短几天酱香咖啡已经卖断货,但仅靠衍生品和快消品的体量,实难再撑起一个茅台。
特别是如果其他酒企也开始效仿,除了一开始的新鲜感,差异化还有那么大吗?会不会形成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而茅台的品牌溢价力一旦脱离白酒主场又能维系多久?
茅台的金融帝国梦
其实在“不务正业”前,茅台更大的赌注放在了金融领域。今年五月,茅台拿出100亿元参与设立两只产业基金。还拉来了国内一线资管机构,即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局资本和中信系的金石资本,为两只产业基金出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茅台首次涉足私募基金前,其大股东茅台集团早在金融投资领域纵横多年,且收获不菲。且茅台集团拥有银行、保险、租赁、券商等多个金融机构的股权。比如在2014年,茅台集团与建信信托就成立了茅台基金公司,成立迄今9年,投资标的11个,其中6家完成IPO。
据悉,当前茅台集团的金融版图已经横跨银行、保险、租赁、券商、投资等诸多领域。不过从目前的体量上看,利润贡献仅只是很小一部分。财报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贵州茅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收益率分别为2.36%、2.47%、2.73%,并不算太高。
但此次贵州茅台计划出资100亿设立的两只产业基金,设置的业绩报酬计提基准均为年化6%(单利),远高于贵州茅台过去3年的资金年收益率。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稳定贡献利润,不排除未来继续加码。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贵州茅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了1578.19亿元。往好处想,如果达到千亿规模,哪怕收益率只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都能贡献10亿元以上利润,这不是妥妥的第二条曲线吗?
一头是金融,一头是咖啡、冰激凌。有人说,幸好是茅台,言下之意也只有茅台拥有广博的容错能力。不过有必要提醒一句,茅台背后的贵州,未必输得起。
The taste is great 一一味道好极了!这是国人非常熟悉的另一句著名咖啡广告语。当拿铁掺入了茅台的味道,究竟如何?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