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周淼 主编|赵妍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已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在IPO前突击分红,这一现象也引起市场热议。
清流工作室以phython在东方财富平台爬取数据后统计,自今年1月至11月初,共508家IPO企业向沪深两市递交/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未上会),其中有345家在IPO前夕进行了“突击”分红;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累计现金分红在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的共193家企业,1-10亿元的140家企业,10亿元以上的12家企业;从分红金额来看,最高者达62亿元。
企业通过分红回馈股东,原是在向市场传递一种积极的信号,即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支持未来发展。不过清流工作室统计得知,在上述345家突击分红的企业中,有24家企业分红后却向资本市场要钱还债。
从保荐机构的情况来看,24家“前脚分红,后脚向资本市场要钱还债”的企业中,共由13家保荐机构为其“保驾护航”,从涉及公司数量来看,中信建投一家机构便保荐了5家企业的IPO项目,国泰君安共保荐了4家企业,民生证券则为3家。
谁在突击分红后募资还债
一般来说,在IPO前进行突击分红,一定程度意味着企业并不差钱。据清流工作室统计,在上述突击分红后募资还债的24家企业中,部分企业累计分红的金额,还一度超过了其募资补流还债的金额。
最典型的是近日陷入舆论风波的福华化学,该公司此次IPO拟募资60亿元,并计划将其中27.5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而该企业此前已累计分红33亿元,2022年更一把分走26亿元,与其补流还债的金额相差无几;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大洋世家、成都高速等分红金额较高的企业身上:如大洋世家,该企业此次IPO拟募资16亿元,并计划将其中5亿元用于补流偿债,但在报告期内股东刚分走了8.95亿元;
再如成都高速,在累计分红6.33亿元后,又拟3.6亿元募资用于偿还贷款。此外,另有安顺控股、道生天合、迪嘉药业、金成股份、和特能源等分红亿元以上的企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而从分红占净利润比来看,上述企业也算的上“慷慨”,如福华化学,其报告期(2020年至2022年)内净利润之和为44亿元,分红比例达75%;还有分红仅次于福华化学的大洋世家,该企业报告期合计净利润为10.83亿元,分红占比达82%。
部分企业虽然分红金额不高,但也分走了所有净利润。如赣州水务,该企业报告期内净利润合计仅2.83亿元,累计分红总额达2.78亿元;此外,上述道生天合、迪嘉药业、和特能源、安顺控股、金成股份等企业的分红总额超过了过半净利润(报告期净利润之和)。
一边慷慨分红,一边却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补流还债,公司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此番操作自然也引起了监管关注。前不久,深交所便曾就福华化学分红的合理性、拟将相当比例募资用于补流及偿债等事项进行了重点问询;此外,部分企业更会被直接要求结合分红情况说明募资补流的合理、必要性。
不难看出,现金分红是否与企业财务情况、业务发展相匹配,往往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不过清流工作室梳理得知,在上述需要募资还债又进行大额分红的IPO企业中,部分企业在分红时财务状况并不理想,其中债务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在部分企业的招股书中,甚至直接将分红条件与资产负债率的指标挂钩。
比如中环寰慧、国铭铸管,这两家企业均有设定不进行现金分红的条件,当出现如“合并报表或母公司报表期末资产负债率超过70%(包括70%)”或者不符合“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70%”等情形时,公司可不进行现金分红;
不过据招股书,中环寰慧报告期各期末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分别达86.78%、81.47%、80.36%、78.29%,而同行平均值则为60%(按报告期年份计算均值)左右;除了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高位,其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亦弱于同行;
其中在符合不进行分红条件(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2021年末、2022年6月末,中环寰慧仍分别进行了3093.77万元、10655.25万元的现金分红(应付股利),累计分红超1.3亿元。
国铭铸管也是类似的情况,该企业各期末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分别达74.42%、69.85%、69.31%、73.17%,亦远高于同行平均值的40%;此外,国铭铸管因以银行短期借款为主要融资手段,流动负债总额也相对较高,占(总负债)比均超85%;
而在2019年至2021年,该企业也连续数年进行了分红,分红金额累计达1.6亿元。
除此之外,在上述24家IPO企业中,福华化学、正泰安能、新疆新华也出现了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高于70%(报告期内按年份计算均值)的情况,在招股书中,这些企业也提示公司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或偿债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均使用了较高比例的募资总额补流偿债:如福华化学,便拟用近半募资额补流偿债,再如国铭铸管,拟募资6.99 亿元,其中4.20亿元用于补流还债。
分红为控股股东\实控人还债、买理财
除了自身财务情况,IPO企业分红金额的去向和用途也是监管和市场关注的重点。
如上述福华化学,作为家族企业,其大部分分红实则落入实控人家族的腰包,据估算,其实控人家族从其33亿元分红中分走了约29亿元。
至于分红用途,福华化学虽然在招股书中称“实施大额现金分红主要系为了解决与控股股东等关联方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问题”,但据披露,其控股股东将所得分红用于归还所欠公司欠款的行为仍然遭到深交所重点问询。
据清流工作室不完全统计,在上述24家企业中,与福华化学同为家族企业的还有大洋世家、和特能源、迪嘉药业、安顺控股、永坚新材、贝普医疗等企业,这些企业超80%的股权由实控人或实控人家族持有(直接及间接),部分企业则几乎由实控人家族100%控股;
比如大洋世家,该企业便由“浙商大佬”鲁冠球之子、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100%控股,贝普医疗则由张洪杰及自家亲戚合计100%控股,金成股份则由姬蕾、姬国华同胞姐弟控制98%股权。
其中,与福华化学情况相似,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分红用于还债的或还有和特能源。据披露,2022年5月,该公司分红了1.93亿,当年7月,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严勇收到分红款后便向55名借款人支付了1.09亿元本息;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出现了实控人拿分红理财的情况,比如贝普医疗,其实控人张洪杰将分红款3473.29万元用于购买银行大额存单和定期储蓄存单,其第二大股东王兴国则将分红款912.04万元用于购买定期储蓄存单和支付购房款等;
再如龙腾电子,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其实控人尹凤玲取得分红164.16万元,被用于购买银行理财、银行通知存款;2022年6月尹凤玲取得分红328.31万元,同样用于银行通知存款。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还存在控股股东为大客户或供应商的情形,比如迪嘉药业的控股股东迪沙药业集团也一直为公司第一、第二大客户,合计为公司贡献了上亿元收入;再如红四方的控股股东中盐集团也为公司最大供应商。
还有部分企业在突击分红的同时也出现了“突击入股”的情况,而该公司的估值也随之暴涨。
如正泰安能,该企业在IPO前夕也相继获得多名知名机构的投资,按募集资金60亿元计算,其此次发行市值约为600亿元,较2021年11月融资时的60亿元估值大涨9倍。
类似的还有龙腾电子,在IPO申请前的半年内,其主要客户的实控人便通过增资高价入股,在短短11月个月里,该公司整体估值涨幅便超过3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企业背后,也不乏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民生证券等知名保荐机构的身影。
从保荐项目数量来看,中信建投一家机构便保荐道生天合、新远科技、国铭铸管、贝普医疗、成都高速5家企业的IPO项目;
其次是国泰君安,共保荐了福华化学、正泰安能、中力股份、永坚新材四家企业的IPO项目;再是民生证券,共保荐了迪嘉药业、和特能源、龙腾电子3家企业的IPO项目;
国元证券共两家,分别是金田新材、红四方;东兴证券共两家,分别是金成股份、永杰新材;其余8家则分别由财通证券、平安证券、申港证券、东海证券、长江证券、中德证券、华西证券、安信证券各自保荐。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